操作者须接受光学曲线磨理论和实践培训,且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,才能具备操作资格。
一、 加工前的准备
a) 操作(zuo)者必须根据机(ji)床使用说明书熟悉机(ji)床的性能、加(jia)工范围和(he)精度,并要熟练(lian)地掌握机(ji)床及(ji)其数控(kong)装置和(he)计算(suan)机(ji)各部(bu)分作(zuo)用及(ji)操作(zuo)方法(fa)。 b) 检(jian)查各开关、旋钮和(he)手柄是否在正确位(wei)置。 c) 启动控(kong)制(zhi)电(dian)气部(bu)分按规定进行预(yu)热。
d) 开动机床使其空(kong)运转,检查(cha)各开关、按(an)钮(niu)、旋钮(niu)和(he)手柄(bing)的灵敏(min)性及(ji)润滑系统是否正常等。 e) 熟悉被加(jia)工(gong)(gong)工(gong)(gong)件(jian)的加(jia)工(gong)(gong)程序和(he)编程原点。 f) X,Y方(fang)向(xiang)拉表结(jie)果不大于2um/100mm。
g) 调节(jie)(jie)样(yang)图,使(shi)样(yang)图的基准线和投影仪基准线重合。 h) 调节(jie)(jie)磨头上(shang)下行程,使(shi)行程的上(shang)下限超过工件(jian)10mm。
二、 砂轮与工件的装夹
a) 选用(yong)合适的(de)(de)砂(sha)轮(lun),不能碰撞砂(sha)轮(lun)。对硬度(du)超过HRC65的(de)(de)钢料选用(yong)金钢石砂(sha)轮(lun),硬度(du)在HRC65以下的(de)(de)钢料选用(yong)CBN砂(sha)轮(lun)。
b) 一般选用(yong)直径大(da)的砂(sha)轮,磨直径小的冲(chong)针时(shi),可选用(yong)小砂(sha)轮。 c) 精加(jia)工(gong)时(shi),检查砂(sha)轮的圆角半径,然后写(xie)入补偿参数表。
d) 工(gong)(gong)件装夹应牢固可靠,注意避免在工(gong)(gong)作(zuo)中刀具(ju)与工(gong)(gong)作(zuo)或刀具(ju)与工(gong)(gong)作(zuo)台发生(sheng)干涉。
三、 加工要求
a) 进行首件加工(gong)前,必须经过程(cheng)序(xu)检查(试走程(cheng)序(xu))、轨迹检查、单程(cheng)序(xu)段(duan)试切(qie)及作(zuo)尺
寸检查等步骤,选择合适的进给量。(精加工可选1mm/min,粗加工可选3mm/min) b) 在加工时,必须正确输入程序,不得擅自更改程序。 c) 加工时,半精加工每刀进给量为8um,精加工为2um。
d) 加工(gong)过程中(zhong)操作者(zhe)应随时(shi)监视显(xian)示装置,发(fa)现报警信号时(shi),应及时(shi)停车(che)排除(chu)故(gu)障。 e) 加工(gong)中(zhong)不(bu)得随意打开(kai)控制(zhi)系统或中(zhong)断计算机。 f) 零件加工(gong)完后,应将程序登记(ji)、保管(guan)、以(yi)备再用。 g) 关机前把(ba)原点(dian)坐标记(ji)录(lu)下来。
h) 本工序是关键加工工序,所加工的(de)工件(jian)经(jing)自检合格后(hou),必(bi)须(xu)送检验(yan)专(zhuan)检。
四、自检要求及自检范围
1、加工前加工者应看清图纸及理解零件的加工工艺,明确了解本工序加工部位、形状、尺寸,位置精度及上下工序的加工内容和要求。
2、工件在加工前应检测本工序所使用的各基准面是否符合工艺,加工要求。
3、检测与本工序相关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,是否有足够的余量进行加工。 4、工件装夹到工作台后,光学磨用样图对照的方法,座标磨用图表的方法,检测与本式序有关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。
5、零件加工完后,应检测各加工尺寸及相关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。 6、每一交接班,都要自检各基准(零位)是否正确及加工余量。检合格后,才能拆卸工件,交检验员专检